Thursday, May 21, 2009

從東方到西方的蛻變

李永業說的華語有時並不十分流利,但發音標準。他的思路清楚,絕對有著醫生的理性,但同時又不難讓人感受到他的情感,畢竟他所做的決定當中,感性的成分似乎於理性。他說故事時架構分明,聽故事的人大可讓他帶著你遨遊去。他先說初到北愛爾蘭時的高中生活,然後故事場景轉移到英國劍橋,再到美國波斯頓,接著是英國牛津。故事的後半部來到倫敦西部的房子,這時他已經結婚,故事多了莊珊珊的參與,還有後來加入的兒子李誠烜與女兒李薇瑩。再後來,故事場景突然轉到了馬來西亞,往返與八打靈再也與吉蘭丹之間。李永業的故事中,“英國篇”才剛告一段落,“馬來西亞篇”卻才開始……

1986年。北愛爾蘭對大馬人而言還是陌生的,而年僅16歲的李永業,已準備好了獨自到那裡生活。

當你愛了不愛你的人時,你會怎麼樣?

出國,李永業是吉蘭丹中華獨中的中四生。“爸爸覺華校生將來到國立大學深造的机会不高,縱使經濟負擔不小,他希望們幾兄弟姐妹都到國外去受教育。留學北愛的費用,在那個時候相對便宜。”雖然姐姐比他早去,但她在另一所女子學院,沒有和他住在一起。“那裡沒有華人,也很少機會接觸東方人。我當然想家,也掙扎過,但總算挺了過來。”

李永業的性格之中有著一種超強的適應能力。在北愛四年,他一心想融入當地的生活。那段經驗給他往後在英國的日子打下了基礎——他講得一口流利的英國式英語,在電話中,人們總是聽不出他是東方人。

李永業中六的成績考得優秀,進入劍橋大學修讀醫科。那是1990年,李永業20歲。劍橋是他人生中的另一個開始。“才剛適應了北愛的生活方式,现在又要再適應劍橋的生活。我不是出自名門望族,總是覺得那個世界容不進一個出身如我的人。

但進去了,也唯有努力學好醫科。”超強的生命力再次揮灑。
對於在海外這麼多年來的生活細節,李永業其實說得不多,很多時候是交待了年份與地點。對於他所取得的優秀成就,他一直輕描淡寫,只是故事中出現的,都是一些赫赫有名的學校,如劍橋、牛津、哈佛、帝王學院等等。

1993年,李永業因為一項研究计划而到美國哈佛大學。從英國到美國,李永業遇上了難得的情緣。他在美國重遇了幼稚園與小學同學莊珊珊。在他鄉遇到童年玩伴,彼此多了一份親切。莊珊珊後來成了李太太,那是1998年的事。

16歲漂泊海外,李永業與家鄉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。然而,與莊珊珊結婚是李永業生命中的另一個關鍵點,因為太太也是吉蘭丹人,雖然婚後他們還是在英國生活,但從此這個家庭對家鄉似乎又多了一些聯繫。

李永業1995年從劍橋畢業,1997年初再到牛津大學修讀外科。

1999年離開牛津後,進入倫敦帝王學院,以7年時間完成泌尿科的專科訓練。這時候,李永業在英國也將近20年了,一切似乎已經落地生根。

在倫敦的這段期間,兒子李誠烜與女兒李薇瑩陸續出世,一家人住在倫敦西部一個環境非常好的社 區,太太沒出外工作,全職在家照顧孩子。李永業當上醫療顧問,家裡的經濟環境不錯,生活安逸。這是一般人所夢寐以求的生活,但是,對李永業與莊珊珊來說, 這樣的生活,好像出了些什麼問題、又好像缺少了些什麼?……

我是東方人

李永業說,生活開始感到空虛。這麼多年來,李永業一家人已經完全融入了英國的生活,身邊的朋友絕大部分是白人。“我的父母那麼辛苦送我到英國唸書,如今我畢業了,服务的對象卻是英國人,我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些什麼……”李永業確實有著東方人的思維,以致這麼多年來無論他表面上看來是如何融入英國的文化,但骨子裡卻總是有那麼一點格格不入。

媽媽給李永業的影響是頗大的。“媽媽是中國人,60年代時從中國到馬來西亞來。她常跟我說,華 人不能忘本,一定要學好華文,說標準的華語。”剛開始離家時,李媽媽要求孩子寫信回家,而且堅持一定要用華文。“但是,日子久了,華文寫得越來越差,後來 還參雜了英文詞句。有時候,媽媽會在我的信上批改,然後再寄回給我。”

李永業對華文以及中華文化,都有所堅持,無奈的是,生活在西方世界裡,眼看著兩個孩子過著英國 式的童年,受英國式的教育,漸漸變成“黃皮膚的白人”。“我自己一定要學好華文,我希望我孩子也是。”在家裡,他們都盡量以華文溝通,每逢周末還送孩子到 台灣人辦的學校去學習,但這似乎還不夠。

漂泊太久,感覺到根越來越抓不著,因此失落,也因此空虛。這對年輕夫婦的心中開始萌起這樣一個念頭:回國,或許會好些。

“我們應該走了…”

2004年,是李永業難過的一年。

近20年來,這是李永業與妻兒第一次在農曆新年回家鄉團聚。回到英國兩個月後,他們接到家裡的電話,說父親病了,是肝癌,而且已經知道生命不會維持太久。父親說:這20年來,我們都沒什麼機會相處,你回來,可以嗎?

李永業並沒有挪出太長的時間陪老人家,畢竟妻兒事業都在英國,況且那段時期他還得應付一項重要的考試。

父親人生中的重後兩個月,李永業有回到吉蘭丹好幾次,都是留下兩三天,又飛回英國了。“我最後一次見到父親是5月27日,我從英國回來,那裡工作忙,我住了兩天,就走了。6月4日,他就走了。”對此,李永業一直都覺得慚愧。

“對爸爸,我已經失去一個機會,媽媽還在,我希望有更多時間陪她,我不想失去另一個機會。”

回國的念頭,又更強了。

2006年7月,這個家庭裡發生一件小事,意義卻深遠。那是一個周末,李永業與家人到朋友家去。

朋友請李永業與家人飯。當然,吃的是英國的食物,說的是英語。朋友的名字是湯姆和莎拉。飯後,他們聊天,說起他們周末的活動。“打高爾夫球、園藝、喝茶、散步……他們的日子就是這樣子過的。他們的孩子十多歲就獨立生活,不靠父母了。而這兩夫妻也與他們的父母保持著一段距離。西方人與我們東方人比較,在親情這一環是比較淡的。他們的生活很閒,我想,如果我們五十多歲時過這種生活還好,現在才三十多歲,我們都接受不了這種生活。”

李永業是一個有魄力的人,歡喜分享他來到馬來西亞的一些未來計劃。莊珊珊說:“他不能閒下來,一定要找事做。在英國,他常常只需要上半天班,可能因為我們是東方人,不太能好像白人這樣,下午就灑灑太陽,打打高爾夫球,就過了。”
與朋友聚餐後回到家,李永業與莊珊珊臨睡前談起下午的事。

他們彼此都有一樣的想法。李永業說:“你知道嗎?10年後,你就是莎拉,我就是湯姆。我們要過這樣的生活嗎?”這句話說到兩人的心坎裡去,他們的感受如此深刻。

“好了,我們應該走了。”這是那個晚上下的決定。連根拔起。

“這是一個大考驗。這種挑戰,才是我的個性中所追求的。”李永業說。

“雖然薪水不高,但天氣很好啊!”

決定要走,是去年7月的事,8月,李永業已經到馬來亞大學醫藥中心面試。今年3月,太太已經帶著孩子到馬來西亞來,4月,他正式離開英國的工作,回到吉蘭丹,恰逢清明節掃墓。

三天後,他已經出現在馬來亞大學醫藥中心,正式上班。從決定要走,到正式在馬來西亞上班,李永業花了6個月時間。

身邊的人,都形容李永業的作為是“連根拔起”,他得重新適應馬來西亞的環境。支持他回來的人非常少,幾乎沒有。那天晚上做了決定後,李永業致電在吉蘭丹的母親,母親說:“別騙我了,你不是每年都說要回來嗎?”待確定了兒子的決定後,母親也擔心他事業發展的現實考量。

“現在不回來,以後就更加難回來了。再多幾年,我們就真的拔不起根了。現在我們還年輕,有勇氣闖;孩子也還小,比較不排斥新的環境。”莊珊珊說。

現在,除了醫院的工作,李永業也是馬大醫學院的副教授。他說一切都還好,只是要重新建立生活圈子,“希望這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。”

對於未來,他有好一些計劃。他說,他很興奮,這種種計劃與展望,彷彿是生命的動力,這是在英國那安逸的環境所不容易得到的。

“在英國,我遇到很多好老師與工作夥伴,他們都是醫藥界的精英,我希望可以安排他們到馬來西亞來,與這裡的醫療人員與學生交流。另外,英國醫藥界的一些好的文化,我都希望可以經由我帶到馬來西亞。”

除了醫學界的貢獻,當年機緣巧合,李永業因為需要出席面試而去參加一個指導醫學院學生面試技巧 的課程,後來因為他具演說天分,也善於表達,而被邀請授課,今年還在英國出版了一本相關內容的書。他希望日後在馬來西亞發展這項專長,不只限於醫學院學 生,而是教導大眾關於面試與溝通的技巧。一個在西方社會生活了這麼多年的人,或許可以幫助馬來西亞的青輕人,彌補東方人在溝通技巧上的不足。

回到馬來西亞,孩子們也開心,因為他們隨時都可以到戶外玩,不像在英國,天氣不是太冷就是太 熱。目前,兩個孩子在國際學校上課,把孩子送到華小是李永業兩夫婦的計劃,只是,孩子還在適應當中,國際學校是一個比較好的“過度環境”。現在,李永業也 努力惡補華文,他希望以後可以以華文書寫有關醫療的文章,幫助華人社群。

“在英國所打下的基礎,放棄了是有點可惜。可是,為了下一代,我想我應該這麼做。”他們一家, 住在八打靈再也17區的公寓內,他們沒有聽取大部分朋友的建議,住到一些外國人聚居的高尚住宅區。“我本來就是馬來西亞人,為什麼要住到那些地方去?我帶 孩子去小食檔吃飯,他們多開心。這才是我們要的環境。”

回來3個月了,雖然不是事事完美,但在李永業與莊珊珊說來,一切似乎都很美好。他們說,不會再走了。

採訪後記

李永業在英國生活21年,接受教育,組織家庭,發展事業,而後來卻只用了半年的時間讓這一切告一段落,舉家回到馬來西亞,就某個程度而言,是一個“重新開始”。

李永業的故事,聽的當下顯得平淡,不帶來情緒波動,但他的經驗卻讓人有很多延伸的思考。我一直在想的是,關於事業與情親,以及更重要的:骨子裡深植的,所謂的“文化的根”。

回來馬來西亞的決定,李永業沒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,這是預料中事。英國的居家環境、工作的待 遇、社會的文明、他在那裡建立的名望、允許他有所發揮的醫療研究環境……要李永業列出幾十條讓他繼續留在英國的原因,我想並不難。可是,支持他離開英國回 到馬來西亞的理由,卻只有那麼數條。親情,還有文化的根。

李永業說:他回來馬來西亞工作所得到的待遇,是在英國所得的五分之一!而且,他決定離開英國時,曾有機會到新加坡某大學去,待遇是比在英國所得多!只是,他還是選擇回馬來西亞。

政府鼓吹愛國,呼吁海外人才回國服務。如果只是往實現面考量,馬來西亞對如李永業這樣的一個人,有任何吸引之處嗎?選擇回來的,我相信是基於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召喚。對於一個自年少漂泊在海外的人,回到自己的家園來尋根,那股迫切,不是我們所能了解的。

與李永業的幾次談話中,他從沒提“愛國”兩個字,但是,我感受到他是如此深愛這一片土地。他想念的是,在吉蘭丹度過的童年。


This is a story about a doctor or lecture at UM now. I like his article very much and his article will publish at Nanyang Newspaper every thursday. Proud of Malaysia because we have such a good doctor ^^

6 comments:

vivian♥ said...

waa~such long chinese article...lol...gt english version de ma??XP

DaVid HuAng said...

alo...chiness la..u read ?

windz said...

yami like tis doctor too.Very brave n love kelantan so much.nt many manage 2 do such a big decision. Anak Kelate.HAha jkjk

DaVid HuAng said...

he is kelantan ppl leh ...u should proud leh

vivian♥ said...

lol~lazy 2 read chinese 1...dats y i asked 4 english version 1...^^

DaVid HuAng said...

--...haiz...sad..read a while la..k ??